您好,欢迎访问北京中安科创官网!
010-84911573
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32号院甲1号楼安全大厦18层

咨询热线010-84911573

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在京

发布时间:2020-07-06 15:22人气:

来源:应急管理部网站 
       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7月3日在京召开。会议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听取各牵头部门关于自然灾害防治9项重点工程实施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黄明主持会议并讲话,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此进行了全面的顶层制度设计、科学的组织体系构建、系统的能力建设安排。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指导思想,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防治9项重点工程建设,全力防范应对重大灾害风险。
       会议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是各地各涉灾部门共同的责任。9项重点工程部署实施以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工程总体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两手抓”、同步推进,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职尽责,通力协同合作,编制印发了9项重点工程的总体工作方案,推动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成效。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总体依然较弱,今年严峻复杂的灾害形势也警示我们,必须加快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会议强调,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要本着急用先行原则,着力解决急迫的现实问题,靠船下篙、务求实效。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要坚持统分结合、共建共享,加快完善“单灾种+综合”的监测预警能力体系,提升气象、山洪、地质等灾害监测预警的覆盖面和时效性,抓紧建立国家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强化综合预警信息发布,解决交叉性、边缘性监测预警难题。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要坚持长短结合、研用并行,着眼现代化救援的实战要求,加快补齐救援队伍应急指挥通信、特种交通应急保障以及森林防灭火、防汛等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短板,提高极端情况下抢险救援能力。要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坚持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相结合,创新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平台建设,畅通政府和社会信息共享渠道,积极发挥平台的资源引导和统筹作用。要扎实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加快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等工程的延续性重大项目也要抓紧推进。
       会议强调,各部门要将履职尽责和推进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牵头部门要注重压实各参与部门的责任,加强督促协调,有效形成合力。参加部门要主动担当作为,积极配合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部署,实施好本部门牵头的重大项目。要坚持分级负责原则,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督促各地采取务实举措,实施本地急需的自然灾害防治重大项目。要研究建立重点工程评价体系,对工程实施进行督查检查和评估问效,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清单和跟踪督办制度。要加强创新自然灾害防治投入机制,发挥中央投资的引导作用,积极吸引社会投资,优化和整合各种投资渠道,最大限度凝聚投资合力。要强化自然灾害防治资金管理监督,管好用好每笔资金,提高使用绩效。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郑国光、尚勇,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凌月明、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气象局副局长余勇、农业农村部总师马有祥和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办公室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进一步调度部署长江中下游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向重点区域前置力量
       6月26日以来,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长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受强降雨影响,鄱阳湖星子站、洞庭湖七里山站超警,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较高。据气象部门预测,5日至8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长江中下游干流将发生超警洪水,暴雨区内发生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7月5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进一步调度部署长江中下游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视频连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做好防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应急管理部日前部署各地消防救援队伍向抗洪抢险重点区域前置力量,并先后派出5个工作组赴重点地区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各地防指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研判,进一步完善应对预案和防范措施,全力统筹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国家防总办公室要求,各地防指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落实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措施;要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督促指导各级行政负责人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加强督察检查;要加强同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联合会商研判,密切掌握汛情发展趋势;要做好长江干支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洪水防御工作,组织做好巡堤防守和应急抢险相关工作,抓好洲滩民垸保护群众转移安置,进一步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确保人民生命安全;要落实抢险救援队伍和物资,细化行动方案,及时开展抢险,确保险情抢早、抢小。
       应急管理部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向抗洪抢险重点区域前置、预置专业力量,要求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抗洪抢险救援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加强与水利、气象等部门保持沟通会商,完善汛期预警预报联动机制,提高救援效率,实施精准救援、科学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灾情损失。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消防救援队伍主动加强与水利、气象等部门沟通对接,预研预判辖区汛情灾情发展态势,设置125个前置备勤点。贵州组建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及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负责全省防汛抗旱有关工作,消防救援总队将防汛救灾力量重点前置在遵义、铜仁、毕节三个区域;安徽等地消防救援队伍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与前置力量一道赶赴抗洪抢险一线督导,并成立前方指挥部,统筹调度、精准用兵;江西、湖北等地消防救援队伍针对辖区内大江、大河流域、重点湖泊周边易发洪涝灾害特点,沿江河、环湖泊设置前置备勤点;湖南等地消防救援队伍与通航公司、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保在抗洪抢险期间随时调用救援直升机、重型工程机械等特种装备;四川等地消防救援队伍在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乡积涝等多发地区前置力量;上海等地消防救援队伍前置力量对所有车辆装备实行定人、定岗、定车、定位管理,每天组织检查,确保随时处于战备状态。
       据了解,截至7月3日12时,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已前置632支抗洪抢险专业救援队,共13177人、1838车、1658艇(舟),达到了重点地区省份前置不少于1000人、毗邻省份预置跨区域增援力量不少于1000人的总体目标,确保做到“力量跟着汛情走、救援抢在成灾前”。截至7月5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参与各类抗洪抢险救援2917起,营救遇险被困群众6186人,疏散转移被困群众3万余人。
 

推荐资讯

010-84911573